人口
由於大熊貓生活在陡峭山坡的竹叢中,統計它們的數量非常困難。 20 世紀 80 年代的調查估計野外有大約 1,000 隻個體,但這可能被低估了。目前據信還剩下約 600 人,但 1999 年開始的一項新調查應該會給出更準確的數字。截至目前,中國政府已建立33個大熊貓保護區,可保護約60%的大熊貓族群。主要族群:目前證據顯示,岷山地區大熊貓數量最多,而秦嶺地區的族群密度最高。
威脅
大熊貓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棲息地喪失和破碎以及偷獵。由於伐木和為農業定居而砍伐森林,它們的棲息地已嚴重減少。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進行的地理資訊系統(GIS)分析和調查顯示,大貓熊的生存面積已從29,500多平方公里減少到僅約13,000平方公里。 由於這些零散森林中的大熊貓個體族群規模很小,從長遠來看,大多數大熊貓可能無法生存,而小族群的近親繁殖是一個潛在的問題。 1998年,中國政府下令禁止對中國西南部的天然林進行商業採伐,這對保護區外的大貓熊來說是個好消息。
大熊貓的繁殖率很低,如果個體被殺死,族群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。 儘管偷獵者受到嚴厲處罰,但一些非法狩獵仍在繼續,儘管情況不像 20 世紀 80 年代那麼嚴重。許多獵人為鹿和其他動物,特別是麝,設置了陷阱和陷阱,有記錄顯示大熊貓偶發死亡。
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岷山、邛崍山地區因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,大量大熊貓死亡。竹子枯死是一種自然現象,根據物種的不同,每 15-120 年就會發生一次。一旦竹子死亡,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從種子中再生出來,並且可能需要長達 20 年的時間才能長出新的作物來養活大熊貓的族群。竹子枯死可能是遙遠過去巨大族群動態的正面特徵,它迫使人們向外遷徙,促進遠親繁殖和維持健康族群。然而,現在人類居住區對大熊貓的遷徙形成了障礙,它們無法再分散到其他適合棲息的地區。
|